合作单位:同济医院妇产科

子宫肉瘤的预后因素:一项关于3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

作者:峻廷译 单位: 来源:医学论坛网 编者:
2012-11-5 阅读

  F.A. Al Safi1, A. Kushi2


  1Oncology, 2Patholog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King Abdulaziz Medical City, National Guard Health Affairs, Riyadh, Saudi Arabia

 

  背景:子宫肉瘤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分为高分级和低分级肉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这组肿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994~2006年收治的子宫肉瘤患者。22例为高分级肉瘤。研究获得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对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平均随访32个月。12例(55%)高分级患者死亡,低分级患者无死亡发生。单变量分析显示,在高分级组,分期(P=0.01)、早期肿瘤肌层浸润(P=0.04)和淋巴管浸润(P=0.043)是患者预后的显著预测因子。类似地,肿瘤细胞类型、雌激素受体(ER)、p53和bcl-2的表达与肿瘤特异性生存具有统计学显著相关性(P=0.0039,P =0.001,P=0.03和P=0.04)。ER和Bcl-2的表达与预后较好相关,而p53的表达则相反。多变量分析显示,仅肿瘤分期和细胞类型的上述相关性具有独立的统计学意义(P=0.04,P=0.035)。 癌肉瘤p53和HER2过表达率分别为40%和60%。低分级肉瘤组存在ER和bcl表达。

 

  结论:本研究表明,分期和肿瘤细胞类型是子宫肉瘤患者预后最重要的预测指标。但是免疫组化指标未在多变量分析中维持与患者预后的显著关联。

分享: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布的会议通知,如非特别注明,均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向广大妇产科医生及妇产科从业者传递更多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广大妇产科医生认真鉴别。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不负任何责任。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业务合作联系方式诚聘英才网站地图帮助中心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京)-经营性-2010-0046

中国妇产科在线 Copyright © 2010 www.cog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072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631号

中国妇产科在线所刊载之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目的。您从妇产科在线上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及您的健康问题。

本站所有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