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肿瘤以及转移的淋巴结、盆腔手术或放疗后形成的疤痕组织均可压迫输尿管引起输尿管机械性梗阻,造成输尿管及肾盂积水,最终均出现肾积水及肾功能受损。
[输尿管梗阻的临床表现]
输尿管梗阻后可引起患侧腰或腹部疼痛、肾积水达一定程度可在腹部触及肿大的肾脏、易合并上尿路感染、肾功能减退、高血压等,如为双侧,可导致肾功能衰竭,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但其进程快慢,则与很多因素有关。急性完全性梗阻比慢性部分梗阻进程快,且严重;单侧梗阻可能进程比双侧快,但远期结果却好。梗阻后易出现感染,感染又加速疾病的发展,出现合并症及肾功能加速破坏。
[临床上常用治疗输尿管梗阻的医疗器械]
⒈输尿管支架:通常是由脂肪族-聚亚胺脂复合物制成,具有柔软、润滑、支架不易塌陷、管腔内不易附着结晶的特点。通常在体内保留6个月~1年后需更换。临床上应用的输尿管支架尾/尖端卷曲,形似猪尾称为猪尾导管,分为单猪尾导管(或称J型导管)和双猪尾导管(或称D-J导管)。单猪尾导管置入后其尖端在肾盂内或膀胱内卷曲,使导管置入后不易脱出,末端引出体外。而双猪尾导管的两端均呈卷曲状,置入输尿管后一端卷曲在肾盂内,另一端卷曲在膀胱内,使导管不易滑脱,达到内引流作用。临床上常用的输尿管导管根据导管的外径分为F3~8号,单猪尾导管长度一般为50cm,双猪尾导管支架杆长度为20~28cm,可根据不同身高及输尿管内径选择不同型号导管。导管表面每导管表面每1cm由一刻度标记,一般在5、10、15、20cm处分别以一根至5根横条为标记,便于插放是识别。
⒉输尿管腔内球囊扩张导管
输尿管导管头端增加一气囊,一般球囊长4cm,直径6~8mm。经输尿管肾盂镜或膀胱镜把导丝插入病侧输尿管,再沿导丝换入球囊导管,在X线透视下,置球囊于狭窄中心,注稀造影剂入球囊使之膨胀,保持压力数秒,可重复扩张数次,扩张成功后,一般不放内支架管,但对于狭窄段长、肾积水严重者应置双J管引流,一方面可充分引流,另一方面有利于受损输尿管内膜和肌层的绕周生长,避免再次狭窄,置管时间以1~4 周为宜。
⒊记忆金属网状支架
是由受热具有伸展性的镍钛合金材料做成的细长的网状的导管,它有受热变原来形状的特性(记忆性),弹性也很好。经介入医学手段,置入输尿管狭窄部位,导通尿液排泄,缓解梗阻。
[输尿管梗阻的治疗]
对于盆腔手术或放疗后的疤痕组织压迫输尿管引起梗阻的患者,通过逐渐更换较粗的输尿管支架可达到持久扩张,防止再狭窄的目的,也可通过插入带气囊的输尿管导管行腔内球囊扩张或放置记忆金属网状支架方法治疗。对于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狭窄、无尿、肾功能衰竭病人,通过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方法治疗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并能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肿瘤的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如果留置支架管不成功,可考虑行尿流改道。
一、输尿管支架置入
输尿管支架置入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损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根据导管置入方向可分为顺行性或逆行性,前者是指导管由肾盂向下插入输尿管,而后者是指将导管经尿道插入输尿管到达肾盂。顺行法需作经皮肾穿刺,创伤大,有导致肾出血、尿漏及肾周脓肿等并发症的危险,故一般仅应用于逆行插管失败者,尤适于输尿管下端的狭窄。
二、尿流改道
采用手术方式使尿流排出体外的途径发生部分或全部的改变,称为尿流改道。尿流改道手术种类繁多,依时间来分,分为暂时性尿流改道(Temporary urinary diversion)或永久性尿流改道(Permanent urinary diversion);根据尿控状况,可分为可控性或非可控性;根据尿与粪的关系,可分为尿粪合流性及尿粪分流性。
常用的尿流改道术式:
经皮肾造口术
不可控性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回肠膀胱术
尿流改道
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
可控性 可控性腹壁造口术
功能性膀胱重建术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业务合作┊ 联系方式┊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京)-经营性-2010-0046
中国妇产科在线 Copyright © 2010 www.cog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072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631号
中国妇产科在线所刊载之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目的。您从妇产科在线上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及您的健康问题。
本站所有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