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今天上午8:45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宝宝。这个宝宝是个女婴,体重1180克,身长35厘米。经过医生检查,产妇和宝宝的各项指标基本正常。这个宝宝的特殊性在于她的妈妈孙女士曾经是个宫颈癌患者。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术后成功怀孕并诞下健康宝宝的,这在浙江省还是首例。为了迎接她的到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谢幸教授、产科主任贺晶、新生儿科主任吴明远以及麻醉科等有关科室的骨干均守候在手术室为她保驾护航。
今年36岁的孙女士曾经是个宫颈癌患者,2005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手术后成功地保留了生育功能。2006年12月自然受孕,今年1月31日,停经37天时出现了恶心等早孕反应,经医院检查,确定怀孕。从得知怀孕的那一天开始,孙某就停止工作,静心养胎。
孙女士是浙江宁波人,2005年3月,因为出现腰酸、不正常的接触性阴道出血等症状,到医院检查,确诊为早期子宫颈癌中分化鳞状细胞癌Ⅰb1期,到浙大妇产科医院住院手术。
考虑到自己年纪尚轻,而且丈夫也非常渴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孙女士非常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当时我院已经有了相关疾病保留生育功能的成功经验。在与医护人员的反复探讨之后,孙某渴望保留子宫。我院医生为她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派出了强大的专家阵容。3月11日,著名妇科肿瘤专家谢幸、何洪成联手,共同为她做了手术。术中,经冰冻快速切片确定无淋巴转移后,医生实施了“经腹根治性宫颈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成功地切除了孙某患病的宫颈,并进行了子宫体阴道吻合。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后定期检查未发现异常,各项指标均保持在正常水平。
今年1月31日,停经37天的孙女士经医院检查,确定怀孕。妊娠13周时因出现少量阴道流血,诊断为“先兆流产”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进行保胎治疗。胚胎及胎儿发育一直在正常范围。期间曾发生过宫腔感染,后经积极治疗得以控制。今年6月,妊娠25周时B超提示为“中央性前置胎盘”。因其后反复出现阴道流血,最多出血量超过300ml,经过积极治疗,现大出血已基本控制。经过产科、肿瘤科、新生儿科、超声科等各科专家联合会诊,考虑到胎儿出生后已基本具备存活条件,为确保母亲安全,定于7月16日在她怀孕29周时实施剖宫产术,术后情况稳定。
据医院院长、著名妇科肿瘤专家谢幸教授介绍,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2位。早期宫颈癌的传统治疗方法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或放射治疗,虽然治愈率高,但两种治疗方法均使患者失去生育能力。随着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在治疗肿瘤的同时,针对尚未生育且迫切希望生育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是否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Dargent等国外学者首先设计并实施了根治性宫颈切除术(也称广泛性宫颈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性子宫手术不同的是,该手术在保证早期宫颈癌足够的宫旁组织和阴道上端切除及不增加复发的前提下,先行盆腔淋巴结切除,然后在子宫峡部以下将宫颈切除,保留了子宫体。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国内外陆续报道了实施该手术的成功经验。该项手术使一些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妊娠和生育成为可能。该手术技术难度高,对病例的选择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认为须符合以下条件:①患者有明确的生育要求;②临床上无不孕症依据;③早期宫颈癌(IA或IB期);④肿瘤体积小(直径<2cm;⑤特定的组织类型(鳞状细胞癌);⑥宫旁组织脉管内无肿瘤细胞;⑦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若能成功怀孕,还可能出现流产、感染、胎膜早破、早产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肿瘤科、产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的通过合作,因此,该项手术目前也仅适合在具备强大的技术力量的大医院开展。
该项手术开展至今,国外已有160余例患者成功妊娠至28周以上,国内成功至妊娠至晚期的仍少见,仅在江西、四川及广州各有1例成功的报道,分别妊娠至36周、35周和34周,均经剖宫产分娩获得活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从2003年开始尝试以来,已经为近10例宫颈癌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但术后成功怀孕并诞下健康宝宝的,这还是第一例。